污泥制砖的前景广阔|污泥处理|专业化的污泥处理
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处理程度不断提高,剩余污泥的排放量越来越大。
目前,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绝大部分只是简单脱水后处运弃置,只有极少部分被规范处置。污泥的成分很复杂,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污泥除含有大量的水分外,还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泥任意堆放和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新的污染。若任其排放,污泥将成为危险的二次污染源,通过大气、地下水以及土壤等媒介进入食物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如何将产量大、成分复杂的污泥进行科学处理,使其无害化、资源化,已成为环保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工作。
利用污泥制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中的一项技术。它充分利用污泥中有用成分,实现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建立循环型经济,以消除污泥对环境潜在的危害,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同时减少黏土开采,缓解砖瓦工业与农业争土的矛盾。
污泥应用于烧结制品——砖瓦,其原因在于其强度高、耐久性强、绿色环保、无放射性等性能。利用污泥制砖的一般工艺流程:污泥—浓缩—前处理—脱水—干燥—烧结—砖瓦成品。决定污泥处理和制砖工艺时,不仅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面权衡,还要对各种处理工艺进行探讨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定。
利用污泥具有热质较高和轻质的特点,成功地开发出一种轻质砖。该轻质砖的放射性指标符合《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要求,砖的主要指标达到普通烧结砖的国家标准,具有高抗压强度、节省能耗10%、重量比同体积的普通砖轻,并节省黏土资源10%~15% 等优点。
污泥可制成普通建筑用的“生态砖”。这种污泥生态砖是在黏土砖原料中加入 10% 的污泥,在 900℃温度下烧制,可达到最佳效果。即使是污泥占30%的生态砖,这种加工过程仍可实现。这种方法不仅处理了污泥,还在烧制过程将有毒重金属都封存在污泥中,也杀死了所有有害细菌和有机物,而且这种砖完全没有异味。
以城市污泥为部分原料制备烧结砖,对不同烧成温度下、不同污泥掺量的烧结砖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可用于制备烧结砖,当污泥掺量≤12%、烧成温度为 1100℃时,烧结砖的物理力学性能均符合烧结砖标准要求。烧成温度一定时,随污泥掺量增加,烧结砖密度减小,吸水率增加,抗压强度减小。污泥掺量一定时,随烧结温度提高,烧结砖密度增大,吸水率降低,抗压强度增大。
研究结果还表明,烧成温度为 1100℃、污泥掺量为 12% 时所制备的烧结砖,焙烧后重金属浸出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减少量最多的为 Zn(96.30%),最少的为 C(r20.14%),且所测重金属浸出浓度均远远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标准要求,说明含重金属的污泥制砖,对污泥中的重金属固化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污泥作为制砖的原料,在高温焙烧时,等于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在烧砖中,污泥含有一定发热量的有机物质(每千克含水率为 35%左右的污泥,在燃烧时能产生 2000~3000kcal 的热量),这又补充了砖在高温焙烧所需的热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2.5kg 含水率 35% 的污泥相当于 1kg标准煤)。这样,污泥制砖既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又体现了废弃物处理的资源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也符合禁止毁田制砖、节约耕地的原则。
所以利用城市污泥制砖前景广阔,国家也相当支持制砖厂广泛收集原材料,给于了一定的政策补助,污泥制砖值得推广。
- 2023-03-09某县垃圾分类处理厂DORT好氧发酵滚筒投产
- 2022-11-21日处理5吨污泥烘干机烘干机发往斯里兰卡
- 2021-06-04泰达时产1吨400型号炭黑造粒机发往江苏
- 2021-03-08直径φ3.6米滚筒好氧发酵设备发往广州
- 2020-12-29泰达商标LOGO介绍详解
- 2021-05-06污泥深加工让污泥不再臭气熏天
- 2021-04-19污泥干化及协同焚烧系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021-03-03污泥干化的必要性
- 2020-10-09小型污泥干燥机间接供热均匀加热干燥效果好
- 2020-09-30污泥烘干机解决环保问题发展前景宽广